在线讲座

年华易老,技·忆永存——国家非遗传承人成果展(三)

来源:系统管理员 | 时间:2023-06-24 11:29:57 | 浏览:421

国家图书馆联合全国220余家各级各类图书馆进行联展联映“年华易老,技·忆永存——第五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展映月暨中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传承人记录成果特展”系列活动,展现非遗传承人记录工作取得的成果。

今天我们精选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和格萨(斯)尔的非遗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优秀纪录片,一起认识非遗、了解非遗、喜爱非遗、保护非遗,共同欣赏非遗的多彩魅力。


图片1.png


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

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是采用原木材料,使用传统木建筑工具及手工技法,运用“编梁”等核心技术,以榫卯连接并构筑成极其稳固的拱架桥梁技艺体系。木拱桥的建造工作由一名木匠师傅指挥,其他木匠操作来完成。木匠的建造工艺按照严格的程序,通过师傅对学徒的口传心授或是作为家族手艺而代代相传。这些家族在木拱桥的修造、维护和保护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传统工艺的载体,木拱桥既是传播工具,也是传播场所。它们是当地居民重要的聚集场所,人们在木拱桥上交流信息、开展娱乐活动、举行祭拜仪式,从而加深了感情,凸显了文化特征。

图片1.png

 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董直机

图片2.png

 识别上方二维码观看影片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是中国海南省黎族妇女创造的一种纺织技艺,它集纺、染、织、绣于一体,用棉线、麻线和其他纤维等材料做衣服和其他日常用品。黎族妇女从小就从母亲那里学习扎染经纱布、双面绣、单面提花织等纺织技艺。母亲们通过口传心授,传授技能。黎族妇女仅凭自己的丰富想象力和对传统样式的了解来设计纺织图案。在没有书面语言的情况下,这些图案便成为黎族历史、文化传奇、宗教仪式、禁忌、信仰、传统和民俗的记录者。这些图案还对海南岛的五大方言进行了区分。黎锦是黎族重要的社交、文化场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一些宗教仪式和各种节日,特别是婚嫁场合。每逢这些重要日子,黎族妇女都会为自己设计服装。作为黎族文化的载体,黎锦的传统纺织技艺是黎族文化遗产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图片3.png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容亚美 

图片4.png

 识别上方二维码观看影片 



格萨(斯)尔

《格萨(斯)尔》是关于藏族古代英雄格萨尔神圣业绩的宏大叙事。史诗讲述了格萨尔王为救护生灵而投身下界,率领岭国人民降伏妖魔、抑强扶弱、安置三界、完成人间使命,最后返回天国的英雄故事。凭借杰出艺人的说唱,史诗流传千年,主要流传于中国西部高原地带的广大牧区和农村。史诗全面反映了藏族以及其他相关族群关于自然万物的经验和知识,成为藏族等族群普通民众共享的精神财富,至今仍是藏族等各族群历史记忆和文化认同的重要依据。

图片5.png

 格萨(斯)尔——吕日甫 

图片6.png

 识别上方二维码观看影片 


图片7.png

 格萨(斯)尔——罗布生 

图片8.png

 识别上方二维码观看影片 


图片9.png

 格萨(斯)尔——金巴扎木苏 

图片10.png

 识别上方二维码观看影片 




终审:李梦霞

初审:吴慧玲、钟鸿圣

编辑:叶舒婷

供稿:潘绮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