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没过十五都是年”,过了元宵节,才算是过完了年。元宵,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主要有赏花灯、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
正月十五吃元宵,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寓意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作者:汤一介
播音:张震
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饮食文化也是世界闻名,不仅有多种多样的食物,高超的烹调技艺,精美的餐具,还有与中华礼仪文化相一致的饮食礼仪:比如不要把夹到自己碗里的菜再放回去,不要发出奇怪的声音,因为这些行为会让其他人感到不舒服。
本书围绕“处世”这一话题,精心挑选数千年来对中国产生过深远影响,而且今天仍然备受关注的九个主题(爱民、守信、和谐、守礼、感恩、友情、离别、思乡、爱国),以“经典原文+解读”的形式呈现给读者,让读者在诵读之间受到熏陶。
作者:王海鸰
播音:秦岩,酒杰
作品将家庭与事业的牺牲、对理想的追求、父子代沟、夫妻隔阂、婆媳观念的冲突集中在一家两代人身上,讲述空军飞行员彭飞对理想的追求、对使命的坚守、对亲情的珍惜、对爱情的执着,因为融合了军旅元素与精彩的情感话题,被称为一部空军版的“士兵突击”和“新结婚时代”。小说聚焦当下社会家庭价值观,探讨男女平等家庭分工,在《成长》中,需要成长的不仅是孩子,更是成人!
作者:刘一达
播音:梁言
中华饮食博大精深,灶上灶下分工明晰,但大体分为炒菜和做面食的两工。按北京话说,所谓红案儿,就是专门炒菜的,白案儿就是专门做面食的。但念的时候,一定要加儿化韵,说成红案儿白案儿。这里的“案”字,不是指案件或案子。作品从饮食着眼,通过“红案儿”与“白案儿”串联起了一群北京土著间的恩怨情仇,讲述了一段几乎淹没于历史中的老北京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