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图公告

【我们的节日】邀君共赏元宵灯会

来源:系统管理员 | 时间:2021-02-26 11:16:53 | 浏览:1200

微信.gif


搜狗截图21年02月25日1439_1.jpg



HAPPY NEW YEAR

元宵节上花灯为佳节喜日增光添彩,祈求平安。红红火火,团团圆圆,合家欢乐。









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就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类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

1_副本.jpg


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挂起红灯笼、点爆竹、 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便分头准备去了。

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兵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就禀告天帝不用下凡放火了,人们就这样保住了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的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京都风物志》中,曾经有过对上元灯的记载:

“其灯有大小、高矮、长短、方圆等式,有纱纸、琉璃、羊角、西洋之别,其绘人物,则列国、三国、西游、水浒、志异等图,花卉则兰菊、玫瑰、萱、竹、牡丹,禽兽则鸾凤、龙、虎以至马牛猫犬与鱼虾虫蚁等图,无不颜色鲜美,妙态纯真,品目殊多。”

细马轻车巷陌腾,好春又是一番增。今宵闲煞团圆月,多少游人只看灯。

既然只看灯,那就带各位游人来认识一下各种不同的灯吧~










《武林旧事·卷二·灯品》

南宋· 周密

若沙戏影灯,马骑人物,旋转如飞。


《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

南宋·范成大

映光鱼隐现,转影骑纵横。

花灯种类繁多,但其中走马灯更为人熟知。

走马灯在不同朝代的称呼不同,秦汉时期叫做蟠螭灯;到了唐代,有仙音烛和转鹭灯两种称呼;宋朝时期也有马骑灯的叫法。

走马灯为中国特色工艺品,亦是传统节日玩具之一,属于灯笼的一种。常见于除夕、元宵、中秋等节日。现代人也叫它跑马灯、串马灯。

灯内点上蜡烛,令轮轴转动,烛光将剪纸的影投射在屏上,图象便不断走动。因多在灯各个面上绘制古代武将骑马的图画,而灯转动时看起来好像几个人你追我赶一样。

走马灯的马头、马尾由毛竹编织成;灯体上糊上颜色鲜艳的纸;灯上有平放的叶轮,下有燃烛或灯,热气上升带动叶轮旋转,加热空气,造成气流,并以气流推动轮轴旋转,走马灯就是以这个原理造成。

在过去,走马灯一般在春节等喜庆的日子里才表演,由二十来位11—14岁小孩组成,边跳边唱,根据节奏快慢形成不同阵势,有喜庆、丁财两旺、五谷丰登的寓意。



5.jpg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京都元夕》

金·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神龙之际,京城正月望日,盛饰灯影之会,盛饰灯影之会,金吾弛禁,特许夜行。贵族戚属及下隶工贾,无不夜游。车马喧阗,人不得顾。

《上元夜》描写了当时京城长按元宵赏灯的繁华景象,神龙之际指唐中宗年号(公元705—707年)让人不由想起舞龙灯的壮观场景。

龙灯又称石人桥灯,始于晋代。灯整体由龙头、龙身、龙尾三部分组成。

龙头由竹篾扎成,外饰彩纸,体形高大,威武雄壮。可同时点上24支蜡烛,象征一年24个节气。龙头嘴含的龙珠俗称“百角球”。

6.jpg


龙身俗称“子灯”,由灯板连接而成,板上托着两个可点蜡烛的花灯,灯板连接起来,象征龙的传人薪火相传,子孙满堂。

龙尾形似横卧的S,饰有鳞片、龙爪、尾翼略翘。

龙头龙尾龙尾饰有彩旗,上书“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等语,寄托着劳动人民的美好心愿。

石人乡桥灯,从开始到结束一般经历“将灯、备灯、扮灯、出灯、车灯、圆灯”六个环节,每个环节都饱含着浓厚的民俗风采。

圆灯环节在元宵之夜,既是玩灯的高峰期,又是灯会的结束期。这一夜玩灯者和观灯者都通宵达旦,尽情尽兴,直到把这只只彩灯摔个稀巴烂为止,俗话叫做“打破大门养大猪”,意思是妇女姑娘们剪的灯花应该打破了,让她们腾出手来养大猪发财致富去吧。因此,石人人不会因摔破了花灯而不快,反而认为是一件吉利的事,怪不得他们玩起来那么忘情,那么至一切于不顾。

7.jpg


石人桥灯以其形式之独特、规模之宏大、气势之磅礴、技艺之高超、民风之浓厚而闻名。传说龙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象征祥瑞,所以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全国各地的一种习俗。



8.jpg

《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观灯乐行》

唐·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元宵佳节,街上亮起无数花灯,照亮整个京都,皇宫内的舞女在这晚尽情欢舞。

与街坊百姓不同,古代在宫中才能见到各种样式的宫灯。

宫灯又名宫廷花灯,始于东汉,盛于隋唐,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宫灯因多为皇宫和官府制作和使用,故有此名。

宫灯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主要是些以细木为骨架镶以绢纱和玻璃,并在外绘以各种图案的彩绘灯,它以雍容华贵、充满宫廷气派而闻名于世。上品的宫灯还嵌有翠玉或白玉。

9.jpg


由于长期为宫廷所用,除去照明外,还要配上精细复杂的装饰,各面画屏图案内容多为龙凤呈祥、福寿延年、吉祥如意等,以示帝王的富贵和奢华。

正统的宫灯照型为八角、六角、四角型的。到了现代,宫灯造型十分丰富,有四方、六方、八角、圆珠、花篮、方胜、双鱼、葫芦、盘长、艾叶、眼镜、套环等许多品种。






元宵节,除了花灯会自然少不了猜灯谜环节了~

你能猜出这几首古诗吗?


https://mp.weixin.qq.com/s/p0152ZZ18SPCrRtEKZny0w



QQ图片2017122208303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