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

图文展 | 春节民俗-梅州市剑英图书馆

来源:系统管理员 | 时间:2021-02-12 16:30:14 | 浏览:1165

微信.gif


HAPPY

NEW YEAR

新春

佳节


庆余年·迎新春


欢度春节


百节年为首,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传统意义上的年节。俗称新春、新年、岁旦等,口头上又称过年、过大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年祭祀、敬天法祖,报本反始也。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庆贺新春活动,带有浓郁的各地域特色。这些活动以除旧布新、驱邪攘灾、拜神祭祖、纳福祈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精华。



春节习俗


春节期间的庆祝活动极为丰富多样,有舞狮、飘色、舞龙、游神、庙会、逛花街、赏花灯、游锣鼓、游标旗、烧烟花、祈福、掼春,也有踩高跷、跑旱船、扭秧歌等等。承袭古时习俗,春节期间多地有举行隆重盛大的报祭天地神恩、迎禧祈福等祭祝祈年活动,内容丰富多彩,热闹喜庆,年味浓郁。春节期间贴年红、守岁、吃团年饭、拜年等各地皆有之,但因风土人情的不同,细微处又各有其特色。

春节民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的生活文化精粹的集中展示。本次图文展特精选80副图文,展示全国各地的春节民俗盛景,以飨读者。



全国各地春节民俗

1.jpg

作品:朱仙镇木版年画(十二)

作者:佚名

年代:北宋

地域:中国

标签:朱仙镇|木板|年画北宋年间,每逢过年过节,特别是过春节家家户户贴门神已成为一种风尚。以祈求人寿年丰、吉祥如意、招财进宝、镇邪除妖。后来北宋没落、灭亡,开封几经战乱,木版年画便衰落下来。到了明代,开封年画虽然又获复兴,但已逐渐转移到朱仙镇。明朝末年洪水泛滥,开封被淹没,百业俱废,朱仙镇便成了木版年画的中心。明、清时期,朱仙镇就有303多家木版年画作坊,其作品畅销各地,于是开封地区的年画被统称为"朱仙镇木版年画",影响深远。

2.jpg

▲新年吉庆,天津杨柳青年画。

3.jpg

▲“欢乐新年”,河南朱仙镇年画。

4.jpg

作品:门笺

地域:中国

标签:剪纸|门笺|民间|驱邪门笺,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称呼,如挂笺、挂千、挂签、挂钱、吊钱、喜钱、红钱、吊笺、喜笺、红笺、门吊、门花、门钱、门旗、花纸、彩飘、年彩、门市彩、报春条、吊千儿……门笺是传统的春节门楣吉祥饰物,一般用红纸或彩纸剪刻而成,呈长方形,镂空的背饰有方孔钱纹、万字纹、水波纹等,上有吉语题额,中有吉祥图案或福禄寿喜等字,下有多种多样变化的穗,人们在除夕或元旦将门笺贴挂在门楣上,以为新年的节物。自古以来,贴门笺这一民风民俗十分盛行,成为新春佳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其用意是祝吉纳福。

5.jpg

▲1901年,旧唐人街,春节舞龙。

6.jpg

▲河北蔚县暖泉镇民俗:正月十五打铁花。 

7.jpg

▲香港,每年农历新年尖沙咀举行花车巡游。

8.jpg

▲正月十五胜芳镇灯会。河北廊坊霸州。

9.jpg

▲陕西,正月十五的欢庆队伍。

10.jpg

▲1978年春节,山西平定县城,闹社火的队伍。

11.jpg

▲2004年,甘肃甘南碌曲县,郎木寺正月法会“转香巴”活动。

12.jpg

▲2004年2月,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基层官兵欢度春节文艺演出。

13.jpg

▲广东民间春节正月十五的烧火龙。

14.jpg

▲2007年春节期间,“赛大猪”活动现场,广东粤东地区。

15.jpg

▲四川凉山西昌礼州春节民俗活动。

16.jpg

17.jpg

▲老街上的一条炮龙,广西宾阳炮龙节。龙头是最关键的部位,是整个舞龙队伍保护的重点。炮龙节是独具宾阳民族特色的一种传统节日,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一晚举行舞龙活动。

18.jpg

▲无定河附近村镇参与新春“转九曲”的人群。

19.jpg

▲侗族春节对歌场面,贵州省黎平县岩洞腊南部。

20.jpg

▲春节期间的舞狮表演,广东湛江徐闻。

21.jpg

22.jpg

▲2010年春节前,安徽歙县,老街上的春联摊档,档主正在手写春联。

23.jpg

▲2010年2月19日,上海豫园新春民俗艺术灯会。

24.jpg

▲2010年2月22日,春节至元宵节期间,湖北荆州古城东门外的花灯展。

25.jpg

▲广东开平泮村正月十三灯会。

26.jpg

▲舞花灯是广东开平庆祝春节的一项民间习俗。

27.jpg

鲤鱼灯闹春。“鲤鱼灯闹春”是海南省琼海沿海渔乡在春节期间所举行的汉族民间风俗活动。这道海洋文化风景线,其历史渊源可上溯到明朝,流行了几百年至今仍长盛不衰。表演者手持鱼珠、蛟龙、鲤鱼,由7~9人组成。一人操举鱼珠,戏逗蛟鱼游动,其式样有鲤鱼结珠、吐珠、穿梭和戏水等。“鲤鱼灯闹春”是庆祝过去一年的丰收,展望来年的美好。因为“鱼”寓意年年有余,是吉祥如意的代表,所以鱼灯队伍走到哪里,都会受到百姓的热情款待。

28.jpg

▲新年,洪泽湖渔港船家们悬挂着的国旗。

29.jpg

2月13日,猪年农历正月初九,安徽黄山市徽州区岩寺镇“上九庙会”开幕。本次活动以传统节庆搭台,展演了徽州传统民间民俗活动。

30.jpg

▲春节时的北京地坛。

31.jpg

▲马年春节,济南城郊的农民舞龙舞狮队进城闹新春、贺新岁。

32.jpg

▲拿着招财进宝和财源广进春联的儿童。

33.jpg

▲贵州省雷山县雷公山一带的苗族姑娘跳舞欢度春节。

34.jpg

▲四川阿坝县藏族庆祝春节的活动。

35.jpg

36.jpg

▲闽西连城姑田春节游大龙。

37.jpg

▲武汉的元宵舞龙比赛。

38.jpg

▲陕北安塞大年初一的拜祭仪式。

39.jpg

▲春节,黔东南侗家人舞龙拜年。

40.jpg

▲北京春节庙会上秧歌队的走旱船。

41.jpg

▲南京夫子庙春节传统灯会开始正式亮灯,各色传统花灯、造型灯和装饰灯将夫子庙内外、秦淮河两岸映照得流光溢彩。据灯会管理部门预计,2003年夫子庙灯会上展示和上市销售的灯彩将超过40万盏。

42.jpg

▲春节陕西城镇民间活动――艄公要划船还得唱戏。


-END-



QQ图片2017122208303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