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上午,绘本故事分享会在我馆三楼多媒体阅览室举行,本期的主题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村子——我的家乡》。
故事讲述的是小男孩儿亚默的家乡——巴格曼村。每年到了果实成熟的季节,亚默总是和哥哥哈伦一起摘果子,可是,今年夏天,哥哥却不在家。他们的国家被战火笼罩,哥哥哈伦也当兵打仗去了。亚默代替哥哥,第一次跟着爸爸到镇上卖水果。爸爸在广场上摆摊卖李子,让亚默试着独自卖樱桃,他有些许害怕,但幸运的是后来他终于把樱桃“全部卖完了”。此经历让亚默渐渐地“长大了”。爸爸给了亚默一个惊喜,到市场用所有赚来的钱买了一只漂亮的小绵羊,亚默给小羊起名“巴哈儿”,是春天的意思,期盼着明年春天哥哥的归来。
“春天”真的会像亚默期待的那样到来吗?最后一页,只有一片淡淡的黄,犹如漫天黄沙湮没了视线,只有一句短短的话:“这年冬天,巴格曼村被战火侵袭。如今,已经不存在了。”这一片空白与先前村庄的生机盎然、亚默一家对未来的美好期盼,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作者没有直接画出战争的残酷场景,却分明让人更震撼地感受到战争带来的后果——一切都不复存在。这是一个美丽而伤感的故事,看似有些许残酷。然而,因为战争,多少人上了战场又回来?又有多少人上了战场再也回不来?有多少美丽的村庄、城市就这样消失?有多少像亚默这样的孩子,本应快乐地成长,却不得不经历这些提心吊胆惊心动魄?故乡、家园,什么时候才能重新成为“世界上最美丽的村子”?
通过故事告诉孩子,我们应该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最后,主讲老师向小朋友们普及爱国知识。
大家都踊跃抢答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