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荟萃

不说的喧嚣——评胡赳赳新书《理想不死》

来源:本站 | 时间:2013-04-28 09:28:19 | 浏览:1910

来源:凤凰网读书 作者:威尔焦
http://book.ifeng.com/shuping/detail_2012_11/29/19665970_0.shtml

胡赳赳的新书《理想不死》终于出版了,书名“新周刊味儿”很浓,乍一看会以为是杂志精选集或励志读物,但其实不是。作者在扉页上写道:“本书记录了2000-2010年的本土传媒和中国现实。属作者多年创见的首次结集,其中所指的时间不全是当下。”

这本书可以定性为:一个媒体从业者的工作随笔和预言。

       一个好的作者,一定可以预见未来。比如,鲁迅先生头衔众多,我小时候印象尤为深刻的是,老师强调他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三顶帽子顺序尤其不能错。但到今天我才发现,鲁迅先生最重要的头衔,其实是预言家。因此,胡赳赳对于未来趋势的判断,才是本书的最大意义。

       我并不喜欢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大红背景下的白色纸飞机显得很突兀,像一滩鼻血里那小团塞鼻子的纸,有种残酷的无力感。但我喜欢纸飞机旁那句话:“谁赢得媒体,谁赢得未来。”《新周刊》执行主编封新城在微博里写过:“传媒变,则国体变。”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是《新周刊》的态度,也是有责任感的媒体人的态度。

    《理想不死》分为六个部分:没有不道德的传播、传媒学的技艺、大国之媒、你们这些文化人、对话总编、特别辑录:震灾叙事。总体写作风格还是与他之前的几本书类似,不属于严谨的学术性读物,更偏向于一个文学青年的随笔集,从标题到内容都有种理想主义的散漫与自由。我觉得“散漫”与“自由”这两个词并不同义,或许本质上还相对立,因此这么评价并不矛盾。举个例子就是:今天的中国媒体,散漫,但不自由。各国媒体也有区别,发达国家的媒体就是发达媒体,发展中国家的媒体就是发展中媒体,我的定义是,媒体是一个国家最硬的软实力。这与上文提到的两句话意思也相近。因此对于媒体的研究与看法,就是对于社会的剖析。

       我最喜欢胡赳赳的一点是,有看法,但不愤怒。例如,他在书中第一篇文章里写说:“记住,西单图书大厦和王府井图书大厦从来就不是书店和百货公司,你可以称之为超市、巨大号的报摊、主渠道的‘甜水园’。新华书店既不新华,也不书店。”这段话字数不多,但信息量很大,能琢磨出很多意思。既不褒,也算不上贬,就事论事,加点调侃,五味俱全,就是挺好的一碟思想小菜。从媒体人的职责来说,还原现实比评论现实重要,评论是留给读者和批评家去做的。这时代越俎代庖的人太多,媒体从业者尤甚。但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没有拿耗子的本事,还偏要当多事的狗,洋洋洒洒写了一大堆,最后连时间地点都没交代清楚,糊弄一次可以,但糊弄多了只有两个结果,一是把自己糊弄傻了,二是把读者糊弄傻了。所以我喜欢胡赳赳的行文风格,絮叨,还有些神经质和无病呻吟,但说得细,该表达的东西都能表达出来,抒情是在事实基础之上。

     《鄙视工作间》是我最喜欢的一篇文章,用一个开篇和31个句子还原了一个媒体从业者的真实工作状态,主编看过这些大实话后或许不满意,但它确实在我心中引起了巨大共鸣。“对传媒人而言,坐在office里等同于偷懒”、“一个传媒人的工作间里应有:1000个人的电话号码、1000本书、1000个MSN好友,以及一台随时会被咒骂的电脑”、“乱糟糟的案头受到嘉许”、“在工作间里写稿的人与在家里写稿的人的共性是:都没找到加班的感觉;区别是:在工作间里写出的稿子反而有一股牙膏味”、“重要文件总是跟垃圾文件混在一起”、“工作间不会使人心无旁骛,却使人心无完卵”……这些话并不深刻,不具备醒世恒言拯救社会的功效,但反映了一个媒体从业者在办公室中的真实状态。读者有共鸣,就是对作者最大的赞赏,而如果还能给以后想这个混圈子的人透露一点从业信息,那就最好不过了。从这两点来说,这篇简直可以称为完美。

       《理想不死》的第三部分——大国之媒——篇幅并不长,但却是全书的精华,这部分的题记是:我看到传媒精英的纷纷远去和前辈们的终老无为。对于当代中国媒体的反思,尤其是中国媒体从业者的反思,是在当今这个时代的拐点上(媒体常用这个词)必须要做的事。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行业,中国媒体在未来要面对的困难重重。微博的兴起,自媒体时代的来临,传统纸质媒体受到巨大冲击。如今,很少能见到有人在地铁上或办公室里拿着一叠报纸仔细阅读,杂志已经成为厕所或睡前读物,在未来,纸媒会不会消亡?或许答案是会,但不论载体如何,文字终究是要由人去写,但文字在写完之后还有人看么?如今文章的作者成为了文章的唯一读者,大家在网页上一扫标题而过,两百字的消息有受众,八百字的分析或许有人看,但两千字以上的文章绝对就是灾难。大家知道的事越来越多,但对事情本身的了解越来越少。如果标题里没有点一些吸引人的暧昧词语,可能就会被错过。标题党的兴起,就是“浅阅读”造成的。

        面对段子越来越多,新闻越来越少的窘境,媒体从业者说,没办法,很多话没法说。“你懂的”,就是当下最好的写照。不说有两个原因:说不得,说不清。有些事不让说,有些事只有开头没有结尾,但版面不能开天窗,那就想想别的办法凑数,于是媒体依然喧嚣。喧嚣有两个原因:不让说就说点别的,不让说凭什么不让说。于是大家一窝蜂的扎堆于某些无关痛痒的小事并无限放大,或集中火力攻击某些游戏规则直至钻牛角尖。码的字越来越多,有价值的思想越来越少。

不说的喧嚣,这就是当今冰冷文字堆积出的火热时代。

       不说的喧嚣造成的唯一后果是:不看的阅读。信息没价值,读者越来越少,造就了一大批听风者,一个连主人公名字都叫不上来的事件,能口耳相传出一部有声有色的小说。没人仔细阅读,但都觉得自己博闻强记。这种浮躁的阅读风气最终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不言而喻。检测是否患这种病的方法,就是每天睡前问问自己:今天到底看过多少新闻,记住了多少新闻。当发现自己连一条新闻的来龙去脉都说不明白的时候,就该治治病了。

      我曾跟胡赳赳探讨过《理想不死》这个书名,我觉得似乎太大了一些,但他认为大有大的好处,大就可以带来多种理解方法,就能引发多领域思考,就能适合更多读者。这本书剖析的不单是媒体,也是社会。是理想不死,也是理想主义不死。

     个人的阅读习惯不同,作者的写作风格不同,一本书很难符合所有读者的口味,但胡赳赳的每个字是自己十年来思考的结果,绝无半点注水。我信奉的一句话是“可以悲观,可以乐观,但重要的是客观”,对于一本书来说,创作的客观,就是最为重要的客观。《理想不死》未必能让所有人满意,未必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但能打开一扇看问题的窗子,种下一颗思考的种子,就是很大的意义。

    《理想不死》文章精悍,但我喜欢它忧国忧民和自作多情的劲儿,不说教,不学术,不枯燥。同时我也要向那些动辄万言而空洞无物、十个字里有八个字是复制粘贴的的著书者们说一句: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