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图书馆联合全国两百余家各级各类图书馆共同主办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年华易老 技·忆永存——第六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展映月”活动,展现非遗传承人记录工作取得的成果。
本期展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的非遗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纪录片。
01 民间文学
1 项目:牡帕密帕
传承人:李扎倮
李扎倮,1943年出生,男,拉祜族,云南澜沧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2023年去世。《牡帕密帕》是拉祜族民间广泛流传的长篇创世史诗。“牡帕密帕”是拉祜语的译音,意为“开天辟地”。《牡帕密帕》通过口耳相传,通常在拉祜族的传统节日阔塔节、婚礼或农闲期间,由“嘎木巴”(会唱诗的人)和“魔巴”(习俗活动主持者)演述。全诗曲调简单流畅,歌词格律固定,对偶句多,依字行腔,有说唱特点,调式有地域差异。李扎倮自幼生活在拉祜山乡,少年时期开始学习《牡帕密帕》和芦笙舞,能够完整演述《牡帕密帕》的19个篇目,并掌握100多套芦笙舞,被称为“嘎木巴”和“芦笙王子”。他演述的《牡帕密帕》经整理后,于1989年由云南民族文化出版社出版。
扫码观看影片
2 项目:汗青格勒
传承人:尼玛
尼玛,1941年出生,男,蒙古族,青海乌兰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022年去世。青海海西蒙古族将“英雄史诗”称为“图吉”,将其说唱者称为“图吉齐”。史诗《汗青格勒》以形象生动的语言讲述了蒙古族英雄汗青格勒通过斗争,先后降服恶魔蟒古斯和凶恶的汗王,从魔窟中解救百姓的故事。尼玛的家庭有着世代演述史诗和故事的传统,尼玛从小听着长辈们讲故事长大,凭借超人的记忆力,能熟练完整地讲述100多个史诗和民间故事。尼玛讲述的《“桑”地名的来历》《达布孙湖的来历》《阿拉腾特布西》《三座红土山》等民间传说故事被选入《青海蒙古族格斯尔传说》《青海蒙古族民间口头文学集锦》等书中。
扫码观看影片
02 传统音乐
3 项目:昌黎民歌
传承人:王世杰
王世杰,1940年出生,男,汉族,河北乐亭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昌黎民歌主要流传于河北省昌黎县,按演唱内容分为劳动号子、叙事歌、情歌、生活歌四个类型,形式有秧歌调、单口唱和对口篇三种。昌黎民歌以当地方言为基础,用“土嗓子”演唱,风格婉转细腻、诙谐幽默,伴奏以二胡、扬琴、笛子为主。王世杰从小在乐亭皮影戏、乐亭大鼓和莲花落的熏陶影响下,对民间艺术产生浓厚兴趣。他于1960年拜老艺人曹玉俭为师,学习昌黎民歌。从艺60余年,他的演唱有显著的地方特色,代表曲目有《绣灯笼》《捡棉花》《茉莉花》《正对花》等。王世杰重新整理和编辑的《昌黎民歌选》是目前较有参考价值的昌黎民歌选集。
扫码观看影片
4 项目:鄂伦春族民歌(鄂伦春族赞达仁)
传承人:额尔登掛
额尔登掛,1932年出生,女,鄂伦春族,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020年去世。“赞达仁”是鄂伦春语,意为“山歌”,是鄂伦春族主要的歌唱艺术形式,也是鄂伦春族游猎生活中的交流媒介。赞达仁曲调以五声音阶的羽、宫、徵调式为主,略带颤音,多为即兴演唱,临时填词,有对唱、重唱、独唱、合唱等演唱方式,演唱中常杂以“那依耶”“希那耶”等衬词,听来悠扬婉转,动人心弦。额尔登掛是鄂伦春族民歌演唱的佼佼者,其演唱的赞达仁高亢、亮丽,具有鲜明的原生态特点。额尔登掛连续多年在各类晚会上表演赞达仁,并能用鄂伦春语、鄂温克语、达斡尔语和蒙古语演唱。作为内蒙古呼伦贝尔五彩合唱团中年纪最大的成员,多次随团参加国内外演出。
扫码观看影片
5 项目:锡伯族民歌
传承人:佟李美
佟李美,1929年出生,女,锡伯族,新疆察布查尔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锡伯族民歌历史悠久,在清代发展至鼎盛,演变出渔猎歌、萨满歌、田野歌、习俗歌等多种类型,其语言较口语更加精炼、优美,遣词成句,非常自由。锡伯族西迁新疆后仍然传唱锡伯族民歌,并传承至今。佟李美12岁学艺,20岁时已形成自己的演唱风格。她的嗓音圆润浑厚,能演唱上百首民歌,深受听众喜爱,代表作有《婚礼歌》《哭丧歌》《丁巴歌》等,并培养了大批后继人才。2011年,佟李美在中国首届锡伯族民歌大赛中获“中国锡伯民歌王”称号。
扫码观看影片
6 项目:耳子歌
传承人:杨春文
杨春文,1935出生,男,白族,云南云龙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023年去世。“耳子歌”是流传于云南省大理州云龙县白族民间的古老婚庆习俗。“耳子”白语意为“憨傻之人”,“歌”为舞动之意。耳子歌一般在结婚的男方家中进行,贯穿整个婚礼,包括闹宴、祈福、闹婚、祭祀、劝导等程序,涉及礼仪、宗教、戏剧、歌舞等内容。耳子歌常用来祈求家宅平安、驱邪禳灾、家庭和谐、人丁兴旺,是滇西农耕文化的集中体现。耳子歌表演者均为男性,一般有十多人,分别扮演各个家庭成员,其中“耳子”扮演者需用棕皮遮面,并包裹全身,具有傩的意味。杨春文从事耳子歌表演活动60多年,全面系统地掌握了耳子歌的各种表演程序,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同时对耳子歌的表演习俗、文化内涵有着深入的研究。
扫码观看影片
7 项目:藏族螭鼓舞
传承人:道吉才让
道吉才让,1962年出生,男,藏族,青海循化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藏族螭鼓舞是流传于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藏族聚居区的大型民间祭祀仪式舞蹈,于每年农历六月举行,祈求神灵禳灾驱邪,保佑村民五谷丰登。“螭”是传说中的龙生九子之一,表演螭鼓舞就是对水龙的祭祀。经过世代流传演变,螭鼓舞形成程式化的多段(套)体例,结构严谨,动作整齐划一。表演时,多名男子组成舞队,舞者头戴五峰吉祥帽,身披金色棱形披肩,左手执鼓,右手拿鞭,边击鼓边舞蹈,鼓声铿锵有力,舞姿豪放刚健。道吉才让自幼耳濡目染接触螭鼓舞,16岁学习并参与表演,19岁成为舞队领舞,从艺40余年,为螭鼓舞的传承倾注了大量心血。螭鼓用山羊皮制作而成,每逢立夏时节,道吉才让亲自完成揉皮子、晾晒、绷鼓、画图、上色等每一道工序,并将螭鼓制作技艺和螭鼓舞表演技巧传授给村里的年轻人。
扫码观看影片
同时,您还可以通过“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文化和旅游部官网、优酷等网络平台观看展映影片。
“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访问二维码
文化和旅游部官网访问二维码
优酷访问二维码
终审:李梦霞
初审:吴慧玲、朱栢明
编辑:叶舒婷
供稿:潘绮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