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踏在乡间的小路上,你才能感受到泥土的亲切。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激动的呢?
刘庆邦对乡村有着浓厚的感情,他的家乡是豫东平原上的一个小乡村。19年的农村生活,为刘庆邦的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
“春天的声声柳笛,夏天的滚滚麦浪,秋季飘飞的芦花,冬季压倒一切的大雪,等等,都在我记忆的血管里流淌。只要感到血液的搏动,我都会记起我的家乡。”
淡蓝的炊烟从茅草屋顶飘散,月光下高梁清脆拔节。这是一位生活在乡村的农民诗人对乡土、对乡情的真情倾诉,从锄豆、石磨、布鞋,到缝纫店的少女,再到乡村舞会……诗人从笔管里流淌的情思,就像屋前田头的渠水一样清莹亮丽,浇亮了人们尘封的心灵。
到田野里走一走吧,舒展舒展筋骨,忘却尘世的喧嚣与浮躁,静静地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
提起故乡,令人怀念的除了广袤无垠的土地,还有包容万物的河流。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得主徐则臣就出生在这样一个水网密集的小乡村,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尚庄村。
“那地方原来有很多水,童年的成长基本上都是在跟水打交道,我理解世界的重要路径之一就是水。”
河流,尤其是京杭大运河,成为了徐则臣写作的重要灵感来源。
对于徐则臣来说,“大运河不仅仅是一条流动的大水,它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跟中国人的文化人格和性格塑造都有极大的关系。”
《紫米》是徐则臣的“故乡”系列小说之一,以花街为背景,围绕运河沿岸的自然人文景观和两岸普通人家的悲欢离合展开。
依水而建的花街,小巷的炊烟,飘香的槐花,水声依稀的码头,过往忙碌的船只,青石板铺成的小路……伴着浓郁的乡愁,使得“故乡”带上了世外桃源的韵致。
商州,贾平凹的故乡,地处秦岭腹地,群山环抱,满眼是青山,处处是绿水。
开始文学创作后,贾平凹将对故乡的回忆和眷恋融入笔端,记录商州的山光水色、人情风俗,他的早期作品中,涉及商州山水地名的几乎俯拾即是。
《静中开花》是贾平凹2022年新编散文集,精选56篇经典作品。
书中写情感,说家乡,聊花草,谈人生,集中体现贾平凹的静心智慧,是当代年轻人的精神指南,焦虑时代的解压之书,告诉我们如何在这个浮躁焦虑的时代获得内心的安宁,如果用幽默的态度一一化解生活的烦心事。
我们曾如此渴望历经繁华,终发现,唯有心灵宁静才能开出幸福之花。静下来,是一个人最好的修行。
老舍是满族八旗后代,从小在北平长大,浓郁的北京风土人情、 人情世态构成了老舍“京味” 小说的重要内容。
谈起家乡的秋天,作家也是字字温情。
“中秋前后是北平最美丽的时候。天气正好不冷不热,昼夜的长短也划分得平均。天是那么高,那么蓝,那么亮,好象是含着笑告诉北平的人们:在这些天里,大自然是不会给你们什么威胁与损害的。西山北山的蓝色都加深了一些,每天傍晚还披上各色的霞帔。”
《四世同堂》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以抗战时期的北平沦陷区为背景,描写了从1937年“七七事变”到1945年日本侵略军无条件投降这八年间,北京城内“小羊圈”胡同里以祁家祖孙四代为中心的十几户人家、一百多人的心理和遭遇。
书写他们的沉浮荣辱、生死存亡、所受的精神折磨及深重苦难,再现了在日本侵略者的残暴统治下,北平人民由惶惑苦闷、忍辱偷生到逐渐觉醒、反抗的过程,歌颂了他们可贵的民族气节以及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斗争意志和抗战决心。
“话,一旦成了人与人唯一沟通的东西,寻找和孤独便伴随一生。”
孤独是人生的常态,《一句顶一万句》讲的,就是独属于中国人的孤独。
小说分上下两个部分,前半部“出延津记”写的是过去:卖豆腐的老杨弄丢了能说得上话的养女巧玲,他走出延津,离开故乡寻找,但找了半辈子,也没找着;后半部“回延津记”写的是现在:巧玲被卖到陕西,嫁人生子,儿子牛爱国同样为了摆脱孤独寻找“说得上话”的朋友,他想起母亲的老家,于是走回延津……一出一走,延宕百年。
2009年,《一句顶一万句》获人民文学奖,2011年,又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颁奖词写道:“作品深具文化和哲学寓意,在行走者与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的缘起缘尽中,对中国人的精神境遇做了精湛的分析。”
“世上的人遍地都是,说得着的人千里难寻。”愿每个人都能在琐碎的生活里找到能说得上话的人。
为什么我们总感觉越来越孤独?
卡夫卡说:“人就是绝望的。因为在不断增长的人群之中,每一分钟,人都变得越来越孤独。”
褪去伟大作家的光环,生活中的卡夫卡只是一个保险公司的小职员,他有一个粗暴专制的父亲和一个永远在父子关系中间和稀泥的母亲,他唯有用书建起屏障,在阅读中保持内心与外界的平衡感。
本书是文学青年雅诺施与弗朗茨·卡夫卡的谈话录,于1951年初次公开发表。
围绕文学、艺术、阅读、写作、自由、爱情、孤独等话题,卡夫卡展开了一系列洞察人心的思考和表达。金句频出,十分精彩。
“书籍是一把利斧,砍向我们内心冰封的大海。”如今,也希望阅读能为我们认识自我、抵抗孤独带来些许力量。
终审:李汉兴
初审:朱栢明
编辑:叶舒婷
来源:新语听书